商务洽淡热线:15051544389
电话咨询: 15051544389
制扇技艺-徐义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 首页 > 作品案例 > 非遗纪录片

制扇技艺 徐义林—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

制扇技艺  徐义林-1.jpg

徐义林(1933年10月—2020年4月30日  ),男,汉族,江苏省扬州市人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。


15岁起,在“胡汉东制扇作坊”从师学艺。近70年来,坚持折扇造型的研究和制作,研制的各式精品雅扇达百余种。扇骨制作是折扇技艺的核心,徐义林善于修复各类老旧扇骨,所制扇骨工艺精巧、款式丰富,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,被行家称为“江南扇王”。 代表作品有“孔雀牌”水磨骨折扇、9.5×18水磨骨竹折扇等。1983年,研制了10把2米长的巨型折扇,创下了全国制扇之最。坚持悉心传授技艺,退休后通过家传的形式培养了2位制扇继承人。


制扇技艺  徐义林-2.jpg


对于制扇技艺,徐义林做到老,学到老,坚持创新与传承制扇技艺,从业七十几年保持如一的“本心”。是当之无愧的“江南扇王”。


徐义林老家在扬州,1933年出生的他,经历了最为动荡的年代。“家里是农民,条件不好。”徐义林说。虽然条件不好,但为人却踏实本分,15岁那年,奶奶把徐义林叫到身边,让他投奔在苏州搞纺织的父亲。奶奶说:“荒年饿不死手艺人”。就是这句话,时刻激励着徐义林:老老实实学做手艺,总归会有收获。于是,徐义林来到了苏州。


当年,桃花坞一带云集了苏州的手工艺人,徐义林在一家扇庄的胡汉东老师门下当学徒。“当学徒是要签保证书的,三年,学得让师父满意,包吃包住分文不收,学得不满意,就要赔钱。”因此师兄弟们你追我赶,比速度、比质量,暗暗较劲。


制作一把竹扇,要将上好竹材经过煮、晒、劈、成型、烘烤、打磨后,或雕刻,或髹漆,再经烫钉、装配等一系列工艺才能完成,一把小小的折扇,普通工序就有70多道。最难的还不是按惯例完成的,一些关键活类似水磨、闷钉的技巧,不下数十年的苦功,根本想都别想。


“做这东西不简单,没什么捷径,就是不断做,不断练。”刚开始要将一根根竹子,劈开制成篾片待用,这是一项非常枯燥的活计,每天要对着竹筒,劈出长短粗细厚薄一致的篾片来,光是这项工作,就已经让徐义林手上伤痕累累。


曾经,徐义林还为得到好的竹材,一座座山去找,一棵棵竹去挑。五到六年的竹子好、冬天的竹子好,挑到合适的竹子,就让农民砍下来。按照当地的做法,收竹子都是5、6根一起拖下山的,徐义林不让,怕损了竹子的品相,就一根一根地背下来。


制扇还讲究“三分手艺,七分工具”,制扇人需要一把称心如意的刀具,所以刀具都是在铁匠铺里订制的,但磨刀全都是靠自己。即使数九寒天手冻得直哆嗦,也要下定狠心,将磨刀石泡在冰冷刺骨的水中,一下一下打磨。从15岁当学徒的时候,徐义林就能对自己这么狠心。


过去的手艺人做扇子,比现在辛苦的多,因为无法借助任何机械工具,全靠一双手。能坚持下来的,非常少,对他来说,学艺最艰苦的日子,多亏了当年奶奶的教导:“第一,你要听老师的话;第二,手脚要干净;第三,生活要能自理。”他暗下决心,再苦也要坚持下去,学好出师。


“毕业”离开扇庄,徐义林又到了扇厂,精益求精的态度,让徐义林的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。他和同事交流切磋,开拓视野,取长补短,从未松懈。


他将自己设计的扇子取名为“孔雀牌”,打开折扇的那一刹那,如同孔雀开屏一般华彩艳丽。由于做工讲究,“孔雀牌”获得了省轻工产品奖。后来,徐义林又接到了制作10把2米长的折扇的任务,这无论是选材还是打磨,都要费上比普通扇骨数倍的精力。这10把巨型的折扇,创下了全国制扇之最。


一次又一次的挑战,让徐义林飞速成长。徐义林擅长制作燕尾扇骨,“燕尾要求高,做工要细腻,选料、打磨、上钉各部分都要均匀没有色差,放出来平而直。”


徐义林还设计出了除“燕尾”、“圆头”、“方根”以外的150多种形态各异的扇头,梅花的、花瓶的,总之在生活中看到的东西,他都会仔细琢磨,看看能否将其放入扇头的元素中。


“做扇子就是做到老,学到老,不容易。”即使已经做到如此成功的地步,徐义林仍然不得不承认:“不容易!”


徐义林将毕生的心血汇编绘成“徐氏扇谱”。扇谱上工整地绘制着各式各样的扇形,尺寸和比例清晰地注解在一旁,为制扇传承贡献了无私力量。


徐义林一直坚持悉心传授技艺,退休后通过家传的形式培养了2位制扇继承人。近几年,徐义林仍在收徒,只要老实、不给师父丢脸又想学,徐义林都愿意把这项技艺,传承给更多人。


Copyright (c)2020 苏州华影动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苏ICP备19055951号-1